解析: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潜力有多大,奈格尔实现盈亏平衡-
4月26日,奈格尔家用医疗器械发布2018年年报,报告显示期内,公司首次实现盈亏平衡,年报中显示其亏损绝大部分来自自主研发产品的机芯研究等。
奈格尔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的公司,年报称其是国内为数不多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生产商。
有媒体根据S&P Capital IQ数据库中各公司2017年销售收入列出2018年度全球医疗器械百强排行榜,中国共有6家公司入围,国内首位是新华医疗,在全球列为第47名。
由于奈格尔并未上市,因此并没有机会参与评选。但依据公司提供的2018年营收算,足以发现此家公司的潜力之大,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医疗器械公司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相较于全球市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具有集中度低、高端产品依赖国外企业、以及国内龙头企业收入及研发投入低等主要问题。
西南证券发布的医疗器械专题报告中提到,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425亿元,同比增长20%,为全球市场增速的4倍。但是从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之比的角度来看,全球市场比例约为0.75:1,发达国家达到1:1,中国仅为0.25:1。国家药监局统计数据也显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数目破万DIN标准圆柱头螺钉,远超药品生产企业数量,但平均营收规模尚不足药企的十分之一。
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早于中国,且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其医疗器械无论质量标准还是发展水平都远在中国器械之上;而医疗器械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对产品质量要求亦十分严格,因此长时间以来,中国的高端器械市场由外资企业的进口产品主导。
中医医保商会副会长许铭曾在2016年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从高端的医疗诊断设备市场来看,外资所占的比例非常高,可达90%以上,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作为医疗器械最主要的市场和制造国,美国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约40%的份额,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都是世界领先。中国现也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约占全球市场14%的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领域,中国产量居世界第一。
国产企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普遍不足。尽管近年来各大企业研发投入都有大幅提高,但就算是位列全球医疗器械百强榜的乐普医疗和鱼跃医疗和新华医疗,2018年的研发投入也仅分别为4.7亿元、1.5亿元及1.2亿元。
侧面看出奈格尔将主要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此做法还是值得肯定与认同的的。
这几年几年,如奈格尔和迈瑞医疗的国产巨头,正加大研发力度,不断赶超通用、飞利浦、西门子等在中国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的外资企业,以改变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集中于低质耗材领域的局面。
迈瑞董事长李西廷认为,创新成长红利将引领公司未来黄金十年的发展。
奈格尔总经理雷雨也表示: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只用在国内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奈格尔便会义无反顾的与海外企业较量。
此外,近年国家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也为国产医疗器械提供了发展机会,有望使国产医疗器械保持高速增长。
首先,随着医改向纵深发展ISO标准快速接头资料,分级诊疗政策将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扩容升级,加大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其次,国家持续加强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政策扶持,并加快进口替代的进程。近年来,通过多个专项计划,国家为国产器械发展直接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2014年以来,优秀国产医疗器械遴选工作也为入选产品在基层医院的招标采购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倾斜。
(本内容属于网络转载,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